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光落至浙江省開發區的建設與發展,也到了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節點。
高質量發展,對開發區究竟意味著什么?
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從本質上看,就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自2008年開始,我省針對開發區已經進行了兩輪整合提升工作,共整合各類園區300余個,輻射帶動區域達到7000多平方公里,培育出了工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的開發區兩家,超千億元的開發區16家。
這場向高質量發展挺進的攻堅之旅,拓展了開發區發展空間、創新了開發區體制、提升了開發區產業層次,有力地推動了開發區的轉型升級。據統計,2017年全省7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貢獻了34.3%的財政收入、48.9%的進出口總額、55.7%的實際利用外資和64.2%的規上工業增加值,開發區經濟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為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建設支撐。
提升畝均效益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持續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過程、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過程?!案哔|量發展的關鍵是要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縱觀浙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我們不僅看到了開發區在項目數量、企業質量及稅收增量3個維度上都在不斷突破,而新舊動能轉換,強調“畝均效益”,為開發區的轉型升級指引了新的方向。
創新是引領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開發區自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著先試先行的改革發展示范區的重要功能。無論是發展先進制造業,還是發展現代服務業,根本上都要依托于創新驅動,推動產業從粗放型發展轉變為集約型發展,尤其是轉向綠色集約型發展。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浙江將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通過實體經濟的“質變”撬動新實體經濟迅速崛起。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牽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個“牛鼻子”,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余姚經濟開發區,引導企業走“專特優精”的發展道路,打造一批細分市場占有率高、抗風險能力強的單項“隱形冠軍”,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目前已培育單項“隱形冠軍”10個,如寧波舜宇電子有限公司全資收購美國米德儀器公司后,成為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制造企業。
與此同時,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開展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大力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企業集中,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了更好地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實行差別化供地政策,按投入強度和單位產出水平,對“低產田”和“高產田”進行差別化的資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并對大項目實行“一企一策”支持。如上汽大眾寧波基地項目,一二期總投資308.2億元,2017年實現產值508.7億元、納稅60.63億元,成為寧波第三納稅大戶,同時大眾供應商園區實現產值超100億元,一個大項目集聚了一批新型企業,帶動了一個產業鏈,培育了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舊動能轉換之際,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開發區的沃土中汲取到了豐富的營養,崛起領軍型企業,也在“反哺”深化著開發區內部產業鏈垂直整合和產業協同聯動,推動開發區向著構建具有顯著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特色產業集群不斷邁進。
建設國際產業合作園
構筑國際化產業新高地
開放是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開發區的轉型升級不是要脫離全球分工體系,而是要改變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來源,即從以往依托低端和通用生產要素實現高速度增長,轉向吸引、集聚、整合全球高端創新要素推進高質量發展。近幾年,浙江開發區一手抓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一手抓海外產業創新綜合體創建,內外并舉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催化出正向的“蝴蝶效應”——先進的生產方式、管理制度、技術和高層次的海內外人才,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國際產業合作園,立足開發區產業發展基礎,瞄準合作國家優勢產業和優質企業實施精準招商、精準合作,促進開發區產業快速切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轉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開發區海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圍繞開發區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有目的地“走出去”到海外創新資源富集區域布區設點,跟蹤挖掘、集聚引進海內外優質項目和創新資源,促進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全省已經創建19家國際產業合作園,啟動創建6個開發區海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為浙江開發區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構筑國際化產業新高地的重要舉措。2013~2017年,全省開發區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投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389個,成為全省引資強度最大、水平最高的區域。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地走外資之路,逐步形成了外企集聚品牌。目前區內工業企業1300余家,其中外資企業近300家,包括蒂森克虜伯、福萊斯樂等世界500強企業20余家,輝門、歐拓、考泰斯等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6家。隨著中日(平湖)產業合作園、歐洲(德國)產業園的規劃推進,這里已經成為外資企業高質量集聚高地。
浙江中德(長興)國際產業合作園打造了一批高標準廠房,一期1.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和40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正在裝修,預計今年底投入使用,二期6.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預計今年底完工,為外資入駐提供了優質物業。目前,園區已引進美國GE、萬珂仕、沃拉博、愛朵、AIM、外骨骼機器人等外資項目15個,涉及總投資4.2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工業村已啟動建設,7月已新引進美資項目1個,預計明年3月投產。
逐鹿而來,越來越多的外資集聚正是瞄準了中國市場的無限潛力。新常態,我省利用外資的主要依托優勢也逐步轉變為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不斷優化的產業配套和營商環境等因素,進一步彰顯了浙江省經濟發展的全方位轉型升級。
創新體制機制